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胡锦涛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论述和新思维  ○

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并配予头条大标题:‘会议报道限制字数’。‘两会’上,曾有报纸标题:‘常委新闻变短了’,现在又有‘会议报道限制字数’,显然,新闻改革了,会风改变了。”[4]

三、“三贴近”和“三深入”

胡锦涛2003年初带领政治局同志参观西柏坡,强调牢记毛泽东1949年进北京前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随后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新闻和宣传方面,则提出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是从一个方面改变传媒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现状,而“三贴近”的要求,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同样要解决的是传媒与群众、与生活脱节的问题。“三贴近”从新闻业务的角度,为传媒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国近年“民生新闻”、“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等观念的流行,与胡锦涛提出传媒报道“三贴近”不无关系。

而对电影这种文艺传播的媒介,鉴于它文化创作的特点,胡锦涛提出了“三深入”的要求。他在2005年12月接见电影工作者时说:“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全国广大电影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注重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灵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创作出更多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4]这个问题同样涉及文艺创作的源泉。

四、坚持讲真话、报实情

出于各种狭隘的考虑,传媒不能真实地报告事实在新形势下已经成为一种痼疾。胡锦涛就这个问题谈到:“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


”[1]依照胡锦涛的指示,中央宣传部门就新闻真实问题正在进行专项整顿,从行政规章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切实遏制这种不良作风的蔓延。

五、新闻传播要讲究时效

新闻与其他信息的传播的根大不同点在于它的强烈的时效特征。胡锦涛在论及新闻工作时,注重强调新闻传播的时效,这也是信息化社会的环境所要求的。他指出:“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善于捕捉信息,进一步增强宣传报道的敏锐性和时效性。”[1]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事件后,胡锦涛总结工作时从四个“有利于”的角度强调了及时、准确报道的重要性,他说:“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做好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我们处理突发事件工作的开展。要按照有利于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有利于组织社会力量共同行动、有利于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的要求,及时准确传播信息,积极有效引导舆论。”[5]

根据这个指示精神,我国从2003年起完善国家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国务院开始制定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法规,并于2004年5月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2006年1月公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六、讲究新闻传播的艺术

胡锦涛在强调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同时,也要求注意传播的方式方法。其一,善于用事实说话。他要求:“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5]其二,提高新闻的感召力。在视察解放军报时,除了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外,胡锦涛要求:“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6]其三,注重改进文风。胡锦涛要求“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1]

七、从五大监督系统整体上考察舆论监督

从1987年起,“舆论监督”的概念持续出现在党的十三大至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胡锦涛关于舆论监督的单项论述不多,他较为注重从政务公开的角度,考察我国五大监督系统的综合作用。2005年1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