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演讲稿指导 >> 演讲技巧 >> 正文

○  从说话到口才的进阶  ○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们认为口才是比日常说话更为高级、更为成功、更为完整的表达形式,甚至有人以教授“提高普通人的口才”作为营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准则和办法,“发明”出公式或者理论套路来以满意需求者的渴望,配合着课堂上类似传销式的鼓励和引导,一番尝试后,缺乏“口才”的人觉得自己似乎吃了“大力丸”,刀枪不入,所向披靡,笑呵呵地离开了培训课堂,学会的“三板斧”定势能够应对所有场合显然是天方夜谭。
  口才训练的“三板斧”有用,却仅限于应付场合,犹如人人都想要一双符合自己双脚的鞋子才是舒服,但要是条件所限,比如去桑拿浴室,满地都是一顺或左或右脚的拖鞋似乎也能完成洗澡的需要。生活毕竟不只是在“澡堂子”度过全部时光,还要有怡然自得且听者倾心的愿望,追求“口才”的欲望也就不会停止。
  “口才”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义的概念,不过“口才”一定是在说话的基础上产生的,即能够清楚地表达发言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或者功利一点地说,就是让说话的人通过语言表达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很多人把“口才”和演讲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演讲好的人一定是一个口才好的人。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演讲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为了一个重要的演讲准备多久都不过分,演讲台上的表演和“澡堂子里的拖鞋”虽然不能同日而语,但本质上都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的语言表达,“三板斧”好用,但依然不是上策。
  有人认为,从说话到口才之间的距离其实很遥远,至少有些人认为是堪比登天,每次在一些场合发言时或者面对重要谈话时会自我痛恨,心中有而口中无。往往面临上述场景,人们会归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抑或是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好,以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茶壶煮饺子——肚子里倒不出来,说话的问题没有解决也就谈不到有“口才”了。
  当下训练“口才”的人也会从知识和心理两个方面入手,看似高深的理论或者套路、公式之类的,实质上都是训练心理承受能力和条件能力的方法,打消发言者自己的内心恐惧和不适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了这点,任何想要获得“口才”的人都觉得自己真的好像得到了“口才”。对那些没有在心理上实现突破的期盼者,培训方会以知识储备不过的理由搪塞有愿望进阶到“口才”阶段的人——不是理论、公式不够好,是没有知识和素养害人。
  有文化是不是就有好口才,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很多在文字上精于表达的人,生活中说话却辞不达意甚至有语音表达的障碍。有必要说明一点的是,即便是患有口吃病的人,也不代表不具有口才。语音流畅不过是口才的一个要素,但不是全部要素,口吃病患者也一样能够通过语音信息传递说服、感动、感染听众而达到发言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即便是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或者干脆就是文盲的人,其口才优秀者也比比皆是,他们似乎天生就是演说家、天生就是刀子嘴,不用去看什么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伶牙俐齿的农民和底层市民一样可以在口头语音上战胜知识分子或者官僚阶层,这是生活的常态。
  说话说得明白了,有感染力了其实就是口才,从说话到口才的进阶,实质上就是人类自己是否能够驾驭说话的过程达到目的性的过程。希特勒的演讲感染了当时无数德国国民,马丁-路德金的大声呼喊也一样能够唤起美国全体国民对人性的关照,说白了,口才不具有什么道德的色彩和知识的背景作为必要的条件。口才只要求发言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感染了听者的情绪,并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听者的思维跟从发言者的思维方向,从传播学意义上说,发言者就拥有了“口才”。
  能够感染别人的发言,决定因素来自于一个人的情商。由情商决定了一个人的观点和言论是否能够被他人所接受,漂亮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不是口才,缜密的逻辑和严格的公式也非口才的全部,广博的视野和信手拈来的知识也非口才的真谛,真正意义上的口才是听者觉得得到了一段有情有意的话语,得到了说到自己心坎里的关切,是听者被发言者的情绪撞击到了一瞬间的反应。
  做到拥有“口才”其实也很简单,用语言让听者觉得发言者是在付出情感,而且付出的情感值得被接受,值得被认

[1] [2] 下一页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