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机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其中的机关干部作为主体,对推动和谐机关,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目前部分机关干部的现实表现却不容乐观,工作散漫、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明显落后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党性观念、宗旨意识退化所致,为此,笔者认为打造和谐机关、构建和谐社会,须从提高机关干部四种能力着手。
一、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的缺失,意味着发展动力和活力的丧失。无论从什么层面讲,创新能力都是极为宝贵的。而创新并不能凭空产生,乃是平时不断学习,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作为机关干部要强化创新意识就必须提高学习能力。要提高知识筛选能力,善于在众多的信息中抓取和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剔除无用的、过时的、虚假的甚至有害的信息。要提高知识提取能力,学会快速查找、检索、汇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要提高知识消化能力,及时有效地将知识转化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和智慧。要提高知识再造能力,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改造、加工、提升、孵化、嫁接、组合和创新,从而垒造更高、更新的知识宝塔。
二、明确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是每个机关干部的必备素质,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把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崇高使命,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的根本依据。二是要真正了解群众所求,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带着感情去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三是要真诚为群众办事,多做一些无人问津,但为人民群众所关切的事;多做对人民群众影响甚大的事;多做一些费时费力,但对人民群众长期有利的事。
三、加强锻炼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在艰苦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干部成长的关键途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对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这正是大部分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所缺乏的,特别是刚出校门的年轻干部,他们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可塑性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其他年龄层次干部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他们长期辗转“校门”、“机关门”,普遍缺乏基层工作的经历,对区情民情不太熟悉,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晓不多,特别是在处理基层复杂尖锐矛盾时往往显得点子不多,办法很少。必须要加强干部的基层实践锻炼,必须把他们放到城市建设一线、经济工作一线、矛盾纠纷一线磨炼摔打,通过艰苦复杂的环境、急难险重的任务去锻炼和培养,提高机关干部的执政能力。
四、把握全局意识,提高整合协调能力
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机关运行方式也要随之转变。机关许多工作的开展,不能单一地依靠行政命令,而要通过组织协调,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公共资源、行政资源来推动。这是新形势对机关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一个特殊要求。整合协调能力是一种统筹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提高整合能力,关键要学会沟通协调:有效的沟通协调不仅能调节人际关系,减少内耗,促进内部的团结、和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且能加强组织间的联络、协作,建立广泛、持久、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学会借力造势:要善于借智、借力、借势、借台,尽可能地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来推进工作,同时,还要善于宣传造势、扩大影响,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上级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更多地吸纳各种力量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共振、左右积极响应、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学会谋求共赢:要树立合作意识,善于从各自利益和需求的交汇点、结合点上寻找合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善于向合作者推销合作理念、合作愿景、合作方案,尽可能多地把各种的资源整合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在整合中,要学会适当舍弃、学会先予后取。正可谓: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要善于让利于人,想方设法让人得利,确保合作者各得其所,以谋求双赢、多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