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鼓励支持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领办农业项目等形式参与农业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的节约型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当前,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努力夺取秋季作物丰产丰收。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特色主导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农产品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工作,建立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农户、龙头企业按照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要深入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努力培育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在充分发挥职中、农广校、成人学校等教育培训主渠道的同时,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形成多渠道的农民培训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其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带动能力弱,是影响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的薄弱环节之一。有关部门要深入了解、认真研究清真、新冷等现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扶措施,切实增强其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要选择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有技术、有资金、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经商户和农民群众,投资兴建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小规模、大群体的企业集群。加强国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流动趋势的研究和论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运行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要进一步完善xx花生米、xx蔬菜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提高知名度,增强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和特色农业发展的拉动能力。要大力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起覆盖各类农产品、带动大多数农户、连接国内外大市场的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与农户、市场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农民“攥起拳头”闯市场,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三,要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近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区域化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西瓜、花生、蔬菜、生猪、奶牛“三种两养”五大特色产业,呈现出一乡一业的特色农业区域化格局。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引导农民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靠规模突出特色、拉动增收。前不久,我市xx、xx、xx等xxxx村被评为xxx市专业特色村,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积极推广这些村的先进经验,引导农民立足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搞活多种经营,努力培育出更多的特色专业村。要适应现代农业区域化的发展趋势,着眼于xx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农业布局,整合资源,选准市场空间大的特色产业,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构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特色经济区,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的集群优势。
第四,要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引导农民从事非农产业,让农民变工人、变商人、变企业主。农村城镇化就是减少农民的有效方式。要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建制镇建设,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向城镇集中。要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用足、用好、用活上级和我市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资金、项目、技术、用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尽快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集群,为农村城镇化奠定产业基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抓好“万村千乡”市场试点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靠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