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演讲稿指导 >> 发言稿 >> 正文

○  在全州十佳人才表彰大会的个人发言  ○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                         ——在全州十佳人才表彰大会的发言      各位领导:     首先,我在这里作个自我介绍。我叫邓祥光,现年43岁,土家族,中~员,恩施市沙地乡人,现任沙地乡农业技术员。今天,给我这样好的机会,让我发言,我在此谈几点感受。     一、凡是看准了的事,既使是上刀山,也要做下去。     我14岁初中毕业后,回到家里种田。当时,我们家里很穷,往田里投入也就不多,再加上种植方式粗放,一年的收入总是很少。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从田里挖出点名堂来。从那时起,我很少出门,赶集、串门、走亲戚,这些事基本不沾边,遇到非去不可的地方,我必须当天返回,无论路程多远,无论时间多晚,我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看科技书和作笔记上,用在观察庄稼的长势上。周围的邻居都说我怪,种田就种田,书里头难道长得出苞谷、洋芋来?家里的人对我也不太理解,我一度成为当地的“怪人”。     凭着我在科技书中学得的常识,我开始了对马铃薯传统种植方式的挑战。当地的人种植马铃薯每窝播3个种薯,长出的苗又多又细,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争肥现象严重,产量低,大薯少。我先是试着把3个种薯改播为2个种薯,最后只播1个种薯,我发现,这样还是存在有的苗多,有的苗少,甚至还有空白窝的现象,生长很不整齐,要保证产量,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控制马铃薯苗芽数。1989年,我选了1亩地进行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实验,这种想法是我从苞谷营养钵育苗移载技术中受到的启发。这年,由于育芽时间太迟,又没有掌握好最佳移载时间,当年的产量与直接播种没有多大差异。但我没有放弃继续试验,1990年,我说服家里人,在自家的2.5亩地里全部实行了育芽带薯移载。在育芽期间,我饭也吃不好,觉都睡不着,整天围着苗厢转,对长出的芽苗,我就象看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我终于成功了,产量每亩增长了50%,个个大得像红苕!当地村民们看见后,说:“真是神了”!     至此,我为改良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已苦苦奋斗了7年多。值得欣慰的是,我的这项技术,受到了时任恩施自治州副州长、农业技术高级专家刘建武,全国马铃薯专家、天池山农科所研究员刘介民和州农学会,州、市农业局等单位的领导及专业技术员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州大面积推广。专家们估计说这项技术普及之后,仅洋芋一项全州可年增主粮1亿公斤以上,节约种薯0.5亿公斤。     我不仅是对马铃薯潜心探索,对烟叶、魔芋,我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成功。80年代种植白肋烟,周围的烟农每亩都要栽上xx多株,这样,产量不高,质量也不好,卖不上好价钱,我改变种植方式,每亩只栽1200株,结果产量达到250公斤每亩,质量也高,卖的价格也好。1988年,全乡烟叶栽培技术现场会在我的大田召开,并把“密栽技术变稀栽技术”在全乡进行推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是我的座佑铭,只要是自己看准了的事,无论花多大代价,付出多少艰辛,都要做下去,持之以恒,就能成功。     二、自己富了,身边的人跟着富,是我最大的快乐。     从我开始依靠科技种田后,我家渐渐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年收入逐年递增,特别是烟叶种植,给我家增加了可观的现金收入。周围的乡亲们开始认可我了,说这个种田娃真不错!自那以后,每天都有到我家取“经”的人,我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对他们的求教,我非常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对关键环节,我还要重复好几便。对路程特别远的人,我还为他们提供食宿。有人笑我说,你们家成了免费招待所了,这种话,我感到非常亲切,这证明我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认同。1998年,我一共接待了1000多人次的求“经”者。     1996年秋季,我应聘当上了沙地乡教育站既不占编又不领补助的劳技课教师,负责沙地乡两所中学实验点的技术指导,培训全乡的农技课教师,每年有3500名小学生直接接受我的实用新型种植技术讲座。     我的左邻右舍由于采用新型种植技术开始富起来

[1] [2] 下一页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