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制止腐败需要对滋生腐败的制度化机制进行系统的整治思想宣传  ○


   

 我们有必要将每一个腐败个案的查处,当作制度改进的学习机会,有针对性地推进和落实制止腐败的制度化机制,改善权力运行的制度环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腐败窝案,最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甚至,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该案,并将郑案定性为“以权谋私”。郑筱萸的落马,再一次表明了政府惩治腐败的坚定立场,但也再一次向我们提出了腐败个案背后的制度环境问题。每一个腐败个案表现可能都各不相同,但在所有腐败个案的背后,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腐败滋生的“制度生态环境”。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本质上是人对制度的挑战。如果不改变滋生腐败的制度环境,“前腐后继”的丑剧就会不断上演。

  制度的生态环境可以抑制权力滥用和腐败,这与湿度、温度、阳光等物理化学要素可以抑制食品腐败变质的道理相似。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我们发明了冷藏技术、保鲜技术、消毒技术等等。为了制止权力滥用和腐败滋生,我们也要对滋生腐败的制度化机制进行系统的整治。

  制度的生态环境对于抑制腐败的作用,其实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理解。腐败分子更是对其中的道理心知肚明。在郑筱萸案中,有一个颇具讽刺性的细节。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现场,一位观众当面向郑提出一个问题:药监局具有广泛的监管和审批权,如何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郑的回答是三句话:通过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使官员“不愿为";通过制度监督和制约机制使官员“不能为”;通过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使官员“不敢为”。这三句话,核心其实是权力运行的心理和制度环境问题。可惜,尽管手握重权的原药监局长,比普通人更清楚权力行使的制度环境,但并不能使他按照“三不”原则来行使权力。因为我们已经看到,郑本人以及他的同伙,不仅“愿为”、“敢为”,而且也“能为”。

  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并不是突发性的,也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制度环境因素在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方面起着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么说,并不是为腐败分子开脱,而是要认真对待“制度反腐”的话题。虽然我们可以、也应当通过对官员的教育和职业伦理的培育,提升其“权为民所用”的公益心,但反腐难题的求解,却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官员的自律。因为人性存在弱点,权力容易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通过调整权力运行制度环境的“制度反腐”,是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必由之路。腐败现象既是腐败分子个人行为,也是特定制度环境影响和作用的产物。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腐败现象发生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规范公共权力行使的制度缺陷;几乎所有重大腐败个案的背后,都存在着严重的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行使的制度缺陷。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有必要将每一个腐败个案的查处,当作制度改进的学习机会,有针对性地推进和落实遏制腐败的制度化机制,改善权力运行的制度环境。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环境,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大致说来,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权力运行的外部制度环境,其二是权力运行的内部制度环境。权力行使的外部制度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第一,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如果权力行使过程是公开的而不是暗箱操作,腐败滋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为公开使权力行使受到更多的监督和制约。在这个意义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第二,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如果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并不是由官员单方面做出决定和发布命令,而是允许利益相关的当事人或者公众有效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就可以“以权利制约权力”,使公共权力行使更加理性化。

  第三,制裁机制的有效性。如果权力滥用和腐败受到制裁的可能性很大,那么惩罚机制所承诺的制裁,才可以产生一种心理威慑效果,使官员“不敢为”。从权力行使的内部制度环境看,促使权力规范、理性地行使,核心是如何真正落实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内部的职能分离和相互制约,坚决制止领导的“一言堂”。应该说,在这一方面,我们并不是没有制度,但问题是这些制度在欠缺法制化、程序化的环境中很难得到落实,有时甚至形同虚设。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